不少公屋申請者經常為收入增加而煩惱。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昨日表示,現時公屋入息限額或在無意中令市民壓抑工作意欲及向上流動的願望,建議探討完善現行入息限額計算方法,考慮是否容許申請者在填報家庭入息時,豁免計算如花紅、年尾獎金等合理的一次性收入,減少「躺平」現象。 房委會昨日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黃碧如於會上表示,在2014/15至2018/19年的5個年度中,共有139960宗
美國政府早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本港八間資助大學在接到過千宗查詢中,共錄取60多名來自美國不同大學的學生,分佈在不同學科,有些院校本身與哈佛有合作,學生在港修讀的課程,可作學分轉移。 被問到有否多了美國學者來港發展,蔡若蓮表示,本地大學一直有主動出擊吸納全球最頂尖的人才,但有部分教授從事的範疇較敏感,例如是尖端、前沿的研究項目,不便公開,希望不要令教授受到其他方面的影響。 另外,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門檻,包括要求人才計劃的受養人須居港滿兩年,設有兩年過渡期。蔡若蓮形容有關調整合理、溫和,影響最小,並沒有改變受養人是本地生的定義。被問到會否擔心引來司法覆核,她說已徵詢律政司意見,即使是本地學生,申請不同津貼或資助時都要符合資格,做法完全符合法例。 蔡若蓮又說,去年有1000多名受養人申請大學聯招,修訂後未符合資格的學生,院校仍可以「超收」形式錄取,不佔本地生及非本地生的學額,大學亦會擇優而取,不認為有需要為「超收」特別設定限額。被問到日後若果來港求學受養子女增加,甚麽情況下會再收緊居港年期要求,蔡若蓮指暫時看不到有需要調整,相信隨著教育配套陸續加強,即使增加至2000多人也不算大數目,本港有能力吸納。
俄羅斯外海8月3日發生6.8級地震。路透社援引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消息稱,堪察加半島3處地區可能發生海嘯。 俄新社報道,依據堪察加海嘯觀測與預警中心的初步估算,阿留申(Aleutian)可能出現最高不超過19厘米的海浪,烏斯季堪察加(Ust-Kamchatsky)浪高不超過15厘米,至於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Kamchatsky)浪高不超過3厘米。 相關新聞:俄羅斯8.8
44 位本港移植運動員,將於本月稍後「帶著捐贈者的器官」,到德國參加移植界的世運會。今日誓師儀式上,鼓樂喧天,運動員莊嚴起誓,竭力爭取最好成績,為大愛恩人爭光,並向世界展示香港運動員的堅毅精神。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星期日(8 月 3 日)於伊利沙伯醫院舉行「第 25 屆世界移植運動會香港隊誓師大會」。今屆香港隊陣容為歷來最鼎盛,合共 75 人,包括 44 位移植運動員、兩位活體捐贈參賽者、13 位醫護義工及 16 位支持者,彰顯「醫、患、贈」三方互扣的再生奇蹟。 誓師大會邀得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醫生、醫院管理局鄧耀鏗醫生及香港移植運動協會贊助人梁智鴻醫生主禮,見證香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移植運動員隊伍整裝待發。 在莊嚴的誓師儀式上,全體運動員一同宣誓,承諾會竭盡所能,做到最好,以回報器官捐贈者的大愛。主禮嘉賓范婉雯醫生更親自將區旗授予代表隊,象徵著全港市民的祝福與支持。最後,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森巴鼓隊以激昂的鼓聲為健兒們壯行,將現場氣氛推向高峰。 本屆參賽的移植康復運動員,年齡由 7 歲至 81 歲,將參與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 9 個大項共 196 個小項的賽事。隊伍中有 23 位是首次參賽的新秀,亦有經驗豐富的「十朝元老」。值得一提的是,今屆運動會首次容許自體骨髓移植康復者參賽,三位期待已久的健兒立即加入團隊;同時,亦有兩位活體捐贈者會陪同她們的受贈者一同比賽。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創會榮譽會長周嘉歡醫生致辭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運動,令運動員的體能、自信、技術,天天都有進步。他們能夠戰勝死亡,是因為有人捐出器官救了他們,能夠回饋捐贈者的大愛,唯有活得健康、活得精彩,才不會辜負他們得到的珍貴禮物。這份經過汗水之後得到的獎牌,是隊員希望送給器官捐贈者最好的禮物。」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主席黃炎華致辭時分享:「最近有一位捐贈者家人告訴我,每當看見移植康復者一齊出席活動,其內心確實可以得到撫慰,讓他更加堅信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呼籲大家一定要把你願意捐贈器官的意願告訴家人。」 誓師大會上,多位運動員分享了他們獨特的生命故事,感動了在場每一位嘉賓: 施栩昕(7 歲,肝移植):出生後因膽管閉塞,於 13 個月大時接受了媽媽三分之一的肝臟。作為兒科醫生的施爸爸,在過程中肩負著父親、丈夫及醫生的三重角色。如今栩昕日漸成長,並愛上乒乓球和游泳。今次她將與媽媽一同參賽,希望讓她明白,即使曾是病人,也可以活得和正常人一樣精彩。 鄭淑嫺(54 歲,腎移植)與鄭淑蓮(64 歲,活體腎捐贈者):妹妹淑嫺因腎衰竭洗腎十四年,身心俱疲。大家姐淑蓮於 22 年前毅然捐出一個腎臟,讓妹妹重獲新生。淑嫺已是第七次參加世移會,今年最特別的是,大家姐將以捐贈者身份一同參賽,姊妹倆一起踏上旅程,慶祝這份由親情帶來的第二次生命。 尹桂金(61 歲,自體骨髓移植):十年前確診淋巴瘤,憑藉自體骨髓移植得以「自己救自己」。她一向熱愛運動,但過往因大會不設自體移植組別而無緣參賽。今年賽規更新後,她立即報名,急不及待要一圓運動員之夢,挑戰法式滾球、保齡球等項目。 香港隊將於稍後出發前往德國,參加 8 月中旬開始的世界移植運動會,並於回港後在 10月初舉行祝捷會,向全港市民匯報成績。
繼7月登場的CHIIKAWA DAYS主題輕鐵列車活動後,港鐵由今日(3日)起至本月31日加推CHIIKAWA DAYS屯馬綫主題列車,車廂設計以故事中的夜間森林和絢麗的煙花作背景,與主題輕鐵形成日與夜的有趣對比。
英男7年求婚43次終獲女友點頭答應抱得美人歸,並於今年步入婚姻殿堂,浪漫愛情感動網民。 交往半年被求婚 女子認為時機未到婉拒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艾塞克斯郡雪爾姆斯福(Chelmsford)一名38歲女子莎拉·溫崔普(Sarah Wintrip)與36歲男友盧克·溫崔普(Luke Wintrip)於2018年正式交往。當時,雙方才剛結束上一段感情,莎拉更是育有3名子女的媽媽。交往6個月時,盧克曾於牙買加騎馬之旅上向莎拉浪漫求婚,惟莎拉自認為未準備好拒絕,「雖然愛他,但還沒準備好承擔下一段重大承諾」。 男子被拒不言棄 多年來堅持求婚示愛 儘管首次求婚被拒絕,盧克也沒有因此感到氣餒,之後數年不斷以各種創意方式向莎拉求婚示愛,場地包括在古堡、餐廳燭光晚餐以及邀請音樂家助陣等。當中最奢華的一次是在布拉格,盧克將一座廢棄古堡打造成夢幻場景,配以香檳、朱古力及燈飾,惟仍未能求婚成功。 男友7年求婚43次 女子終點頭答應 面對好友質疑自己是否過於執著,盧克表示:「我只是想證明自己有多在乎她,也希望她的孩子們長大後知道,這才是值得追求的愛情。」2023年,2人經歷7年愛情長跑後,莎拉在倫敦格林威治(Greenwich)點頭答應了盧克的第43次求婚。當時,街頭藝人彈奏著她心愛的樂曲,而盧克則對她說,「這裡是世界的中心,而你是我世界的中心,你願意嫁給我嗎?」這一席話終於贏得莎拉芳心,2人最終於今年5月17日舉行婚禮。 @lipsticknlouboutins_ Replying to @Patrick is this a story enough? 😂😂 #engagement #proposal #proposalvideo #bridetobe #2025wedding #2025bride #wedding #storytime #weddingvibes #weddingtok ♬ original sound – Lipsticknlouboutins 浪漫愛情感動網民 女子鼓勵女性勇於等待 盧克多次求婚的過程也在TikTok引發熱議,感動無數網民。莎拉坦言,自己從不後悔當初拒絕盧克的求婚,認為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機,並鼓勵女性勇敢說出「還不是時候」,相信真正的愛情值得等待。她更笑言:「我覺得他應獲健力士世界紀錄,我真的很感謝他這麼堅持」。
近日在昆明東風廣場站,一名猖狂的男子在地鐵排隊過安檢時,居然在警員眼皮下犯案,拿出手機蹲下偷拍前方女子的裙底,當場被抓現行,結果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 過安檢偷拍被捉到正 據昆明警方8月3日上午消息,近日,昆明市公安局軌道公交分局東風廣場站派出所輔警劉夢婷,在東風廣場站安檢口晚上繁忙時段執勤時,發現違法行為人張某某用手機偷拍一名女士的裙底隱私。 相關新聞:中國版N號房|受害者爆遭男友呃拍床照 AI生